發表文章

何首烏補血湯(素食料理)

圖片
何首烏補血湯(素食料理) 材料:皮絲、素肉塊、何首烏、黑棗、茶油、老薑片。 作法:皮絲、素肉塊浸泡冷水至發漲,切小塊。水3杯放入鍋中,加入皮絲、素肉塊、何首烏及黑棗煮沸,轉小火再煮約30分鐘即可食用。炒鍋加入茶油燒熱,放入老薑片爆香,裝入燉盅,再倒入水3杯、中藥、調味料及其他材料。入鍋,轉中火蒸約30分鐘,取出即可。 (皮絲、素肉塊都是豆類乾製品,烹煮前必須先泡水。此道湯直接品嚐自然的原味。)  功效:補中益氣、補血、改善產後虛弱體質。皮絲跟素肉塊含有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;何首烏是一種補血藥,具有補腎滋陰的功效,因為藥性相當的平和、不寒不燥,能抗老化、益精血;黑棗有補中益氣、補血的功效,可改善產後體質虛弱的症狀。

貝雷帽

圖片
貝雷帽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奧地利 軍隊的制服貝雷帽 貝雷帽 ( 英語: Beret , 英國   / ˈ b ɛr eɪ / [1] ,或  美國   / b ə ˈ r eɪ / [2]  ),是一種平頂的圓形無沿軟帽,一般用 呢絨 製成,款式無分性別,源自 巴斯克 北部的農民服飾,是 巴斯克人 的傳統帽子。戴的時候,軟頂通常偏向一邊。貝雷帽為很多 軍隊 和 警察 單位的制服部份,在一些國家,更加是精銳部隊標誌之一。 貝雷帽底部有一條皮革或者絲綢制的髮帶,有時內穿一條細繩,以便於繫緊在頭上。傳統上該細繩或者割去多餘部分,或者任其懸掛。正面通常飾有布或金屬 帽徽 ,襯裡有絲或及人造絲等材料製作。 軍事用途 [ 編輯 ] 參見: Military beret 世界多國軍隊自20世紀中期以來就使用貝雷帽作為 軍服 的一部分,最早使用的是1880年代初期的 法國 阿爾卑斯山 地作戰部隊( Chasseur Alpin )。軍隊貝雷帽一般頂部斜向右方,少數歐洲國家為斜向左方。 貝雷帽作為軍服的優點包括廉價、方便 大量生產 、方便使用不同顏色作為單位區分、易於攜行或者放進袋裡,而且並不妨礙使用 耳機 等等;缺點是無沿,不能夠遮陽以及風雨。   聯合國 : 維和部隊 (淺藍色)   中華人民共和國 :1997年7月1日駐香港部隊97式貝雷帽。自2000年5月1日起陸海空三軍的夏季常服同時採用99式貝雷帽與傳統大蓋帽 [3] 。 深棕綠色—陸軍 深藏青色—海軍 深蔚藍色—空軍   大韓民國 (韓國、南韓): 黑色 : 特戰司令部 、預備役軍官訓練團、 駐韓美軍附編韓軍 紅色 : 空軍 作戰控制小組( 공정통제사 ;Combat Control Team) 栗色 : 空軍第6搜救大隊 ( 제6탐색구조비행전대 ) 綠色 : 海軍陸戰隊 、大韓民國陸軍新型戰鬥服及武裝偵察連 灰色 : 海軍特戰戰團 迷彩 :大韓民國陸軍軍官舊型戰鬥服、海軍陸戰隊的 裝甲單位   英國 : 皇家海軍陸戰隊 (綠色)、 空降特勤隊 (黃色)   法國 : 空軍 、 海軍陸戰隊 、 傘兵   美國 : 黑色 :2000年起陸軍一般單位、空軍戰術空中管制隊 [4] 綠色: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 沙色: 美國陸

現代標準漢語

圖片
現代標準漢語 現代標準漢語 普通話、國語、華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、 中華民國 、 馬來西亞 、 新加坡 ,以及 東南亞 各國、 蒙古 、 俄羅斯 亞洲地區 、 模里西斯 、 加拿大 、 美國 、 英國 、 法國 等地的 海外華人 社區 區域 標準漢語主要使用人口分布(含作為通用語言) ■  官方語言或大多數人口使用 ■  龐大但較少數人口使用 ■  少數人口使用 註:有華人分布但未使用現代標準漢語的區域不包括在內 母語使用人數 不詳(日期不詳) 語系 漢藏語系 漢語 官話 北京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  中華人民共和國   中華民國   香港 [1] [2]   澳門   新加坡   緬甸 ( 佤邦 )   聯合國   上海合作組織 管理機構   教育部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  教育部 終身教育司第四科 公務員事務局 法定語文事務部 [3]   推廣華語理事會   華語規範理事會 語言代碼 ISO 639-1 zh ISO 639-2 chi  (B) zho  (T) ISO 639-3 cmn 現代標準漢語 ,或 標準現代漢語 、 漢語標準語 、 標準漢語 ,是指現代的 漢語 標準語 ,以 北京官話 為基礎音、 官話白話文 著作為語法規範與書面文體。其廣泛通行於 華人地區 ,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,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稱為「 普通話 」、 中華民國 稱為「 國語 」、 馬來西亞 、 新加坡 稱為「 標準華語 」, 港澳地區 前兩者通用。 1923年 中華民國教育部 國語統一籌備會 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 北方官話 的白話文語法和 北京話 語音制定,1932年經 中華民國教育部 頒布《國音常用字匯》後,被採納為中國的 官方語言 ,當前在 中國大陸 、 新加坡 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,在 台灣 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,也是 東南亞 及其他海外華人群體廣泛採用的共通 口語 或 書面語 ;且作為 聯合國 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 [4] ,成為國際人士學習 漢語 的主要參照。 中國大陸的「普通話」、臺灣的「國語」與東南亞地區的「標準華語」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。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語中出現許多的腔調變體,如 臺灣國語 (臺式國語,受 臺灣話 音調